English

基因革命与伦理选择

2000-09-26 来源:光明日报 童天湘 我有话说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创举。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绘制、破译人类生命的遗传密码,标志着人类历史的转折———由认识客体、改造客体转向认识主体、改造主体的新时代。基因革命伴随着基因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推动着基因技术的应用,使之迅速由植物、动物转向人类自身,不仅深入人的生命本质,而且涉及人的价值观;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面貌,而且将改变我们的伦理观念。

基因专利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关于基因是否应该申请专利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基因是天然的遗传物质,并非人工产物。有关基因的序列和功能的知识都是科学发现,而不是技术发明,按惯例是不能申请专利的,故“基因专利”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严格地说,“专利保护的只是DNA序列的应用,而不是序列本身。”

在生物经济时代,基因不是金钱,但胜过金钱。洛克菲勒大学有一条肥胖基因,售价高达2000万美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已有2000个“功能已知的基因”被授予专利。这样,受谴责的“基因专利”便获得公认,迫使人们改变原来的伦理观念,不得不参加“基因争夺战”。因为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是有限的,毕竟只有6万—10万个。每当一个基因获专利,就等于少了一个基因。于是,人们为了专利而抢夺基因。特别是我国的基因资源,常常无偿地被国外掠夺,丧失知识产权,连当事人也不知情。因此,我们只有参与竞争去争取。

基因平等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每个人的基因有99.9%是相同的,说明人类大家庭所有成员的统一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另有0.1%是不同的,说明每个成员的差异性,是人与人又有不一样的依据。但是,这种差异并非表明基因有优劣之分,所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用处,即便是有缺损的基因,也有其特殊功能。少数白种人(约为1%—5%)在一个基因中,有31个核苷酸的缺陷,使之能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因此,依据人类基因的统一性,应该人人平等,不应有基因歧视;依据人类基因的差异性,应该尊重个人权利,享有基因隐私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首先用于基因诊断,检测致病的遗传基因。在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都能从基因中找出原因,而且每个人都带有几种“致病基因”,应该一视同仁,不被歧视。特别是那些导致遗传癌症、糖尿病、艾滋病、帕金森氏病的基因,对个人十分重要,常常不愿泄露给别人,也要求保护基因隐私权,不受侵犯。

然而,基因治疗之初,所需要费用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只有富人先用起来,却冷落了穷人,这有失公正。如果谁也不用,基因技术得不到发展,不利于人类,有悖伦理。因此,当“公正”与“有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如何选择?看来,“先富起来”和“先用起来”,未必公正,尚属合理。此时,“宽容”为两者驾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基因设计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最终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一旦完全掌握了人体遗传密码,就意味着人类同时获得了重新设计自己的能力。由此引发“伦理炸弹”:人要代替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哪里?人性又在哪里?

人不是上帝,也没有上帝,只能靠自己掌握自己进化的方向,再也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虽然人类处于自然进化的顶层,但并非尽善至美,而且自然的进化十分缓慢。在人科动物从猿猴中分离出来后的500万年里,人类DNA的发展变化还不到2%。人类种群比众多其他种群更单一,人类展示的差异性比黑猩猩还少。现在,世界各地男性精子含量急剧下降,性功能障碍者日益增多,使不育成为严重问题,却又被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所掩盖。同时,人工智能促进机器智能逼近人类智能的发展,生物工程加速其他物种的人工进化。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特别是不加速智力的人工进化,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遭遇人造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双重挑战,难免优胜劣汰。人类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智力技术,对人进行基因设计,特别是脑的设计,展现人的价值,尤其是高智能的价值。这种高智价值,正是伦理选择的判据。

我们崇敬生命,但不神化它。生命并不神秘,生命的本质就是DNA。我们既是基因决定论者,又是基因非决定论者,应当坚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基因统一论认为,人的基因决定人之为人,不是物。然而,人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由基因决定又与环境相关。基因是内因,决定生物人;环境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决定社会人。研究资料表明,“人类智力受遗传影响的程度约在70~80%左右,某些具体的智力行为(如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等)可能特别依赖于遗传素质”(见《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第412页)。因此,通过基因设计实现智力的人工进化,不是臆想。印度弗吉尼亚大学宗教研究教授拉奥说:“取得的知识,应该用在对全人类有益的方面。如果漂亮的外表,强壮体格和聪明才智可以设计出来,那就应该让愈来愈多的人都能拥有。鲁迅先生曾以超人的远见指出:“就世界现有人种的事实看来,却可以确信将来总有尤为高尚、尤近园满的人类出现。”

基因禁区

随着人类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基因技术的扩大应用,也可能被滥用,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绝非耸人听闻。

在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中,不仅鉴别出使每人都不同的一些微小的基因差别(即单核苷多态性SNP,目前发现80多万种),而且已经发现人种之间确实存在基因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被种族主义者和恐怖主义分子所利用。他们可以针对某一种群的特定基因,研究怎样攻击它、感染它而置人于死地,以便制造出一种新式的基历武器,达到灭绝种族的罪恶目的。

然而,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绝不会做技术异化的奴隶。人类理性必定战胜技术异化。人类彼此是兄弟,不能互相仇杀。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不得被兽类侵犯。人类有高尚的伦理道德,必须限制基因技术的使用,设置基因禁区,绝对不允许制造基因武器、半人半兽之类的东西,以便保护全人类的最大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因技术的潜在危险,倍受国际社会关注。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成立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不久该委员会便起草了“关于人类基因组与人类权利的国际宣言”(1998年获“联合国大会”批准),坚持人类的尊严与平等、科学家研究的自由、人类和谐、国际合作四项基本原则。我们完全相信,人类的智慧与道德一定会使基因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每个人的基因有99.9%是相同的,说明人类大家庭所有成员的统一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另有0.1%是不同的,说明每个成员的差异性,是人与人又有不一样的依据。但是,这种差异并非表明基因有优劣之分,所有的基因都是平等的,各有各的用处,即便是有缺损的基因,也有其特殊功能。少数白种人(约为1%—5%)在一个基因中,有31个核苷酸的缺陷,使之能抵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因此,依据人类基因的统一性,应该人人平等,不应有基因歧视;依据人类基因的差异性,应该尊重个人权利,享有基因隐私权。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首先用于基因诊断,检测致病的遗传基因。在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疾病都是基因病,都能从基因中找出原因,而且每个人都带有几种“致病基因”,应该一视同仁,不被歧视。特别是那些导致遗传癌症、糖尿病、艾滋病、帕金森氏病的基因,对个人十分重要,常常不愿泄露给别人,也要求保护基因隐私权,不受侵犯。

然而,基因治疗之初,所需要费用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只有富人先用起来,却冷落了穷人,这有失公正。如果谁也不用,基因技术得不到发展,不利于人类,有悖伦理。因此,当“公正”与“有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如何选择?看来,“先富起来”和“先用起来”,未必公正,尚属合理。此时,“宽容”为两者驾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最终破译人体的遗传密码,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一旦完全掌握了人体遗传密码,就意味着人类同时获得了重新设计自己的能力。由此引发“伦理炸弹”:人要代替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哪里?人性又在哪里?

人不是上帝,也没有上帝,只能靠自己掌握自己进化的方向,再也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虽然人类处于自然进化的顶层,但并非尽善至美,而且自然的进化十分缓慢。在人科动物从猿猴中分离出来后的500万年里,人类DNA的发展变化还不到2%。人类种群比众多其他种群更单一,人类展示的差异性比黑猩猩还少。现在,世界各地男性精子含量急剧下降,性功能障碍者日益增多,使不育成为严重问题,却又被世界人口大幅度增长所掩盖。同时,人工智能促进机器智能逼近人类智能的发展,生物工程加速其他物种的人工进化。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特别是不加速智力的人工进化,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遭遇人造新物种和机器高智能的双重挑战,难免优胜劣汰。人类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得将基因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智力技术,对人进行基因设计,特别是脑的设计,展现人的价值,尤其是高智能的价值。这种高智价值,正是伦理选择的判据。

我们崇敬生命,但不神化它。生命并不神秘,生命的本质就是DNA。我们既是基因决定论者,又是基因非决定论者,应当坚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基因统一论认为,人的基因决定人之为人,不是物。然而,人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由基因决定又与环境相关。基因是内因,决定生物人;环境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决定社会人。研究资料表明,“人类智力受遗传影响的程度约在70~80%左右,某些具体的智力行为(如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等)可能特别依赖于遗传素质”(见《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第412页)。因此,通过基因设计实现智力的人工进化,不是臆想。印度弗吉尼亚大学宗教研究教授拉奥说:“取得的知识,应该用在对全人类有益的方面。如果漂亮的外表,强壮体格和聪明才智可以设计出来,那就应该让愈来愈多的人都能拥有。鲁迅先生曾以超人的远见指出:“就世界现有人种的事实看来,却可以确信将来总有尤为高尚、尤近园满的人类出现。”

随着人类基因组的深入研究,基因技术的扩大应用,也可能被滥用,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绝非耸人听闻。

在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中,不仅鉴别出使每人都不同的一些微小的基因差别(即单核苷多态性SNP,目前发现80多万种),而且已经发现人种之间确实存在基因的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被种族主义者和恐怖主义分子所利用。他们可以针对某一种群的特定基因,研究怎样攻击它、感染它而置人于死地,以便制造出一种新式的基历武器,达到灭绝种族的罪恶目的。

然而,人类是理性的动物,绝不会做技术异化的奴隶。人类理性必定战胜技术异化。人类彼此是兄弟,不能互相仇杀。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不得被兽类侵犯。人类有高尚的伦理道德,必须限制基因技术的使用,设置基因禁区,绝对不允许制造基因武器、半人半兽之类的东西,以便保护全人类的最大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因技术的潜在危险,倍受国际社会关注。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成立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不久该委员会便起草了“关于人类基因组与人类权利的国际宣言”(1998年获“联合国大会”批准),坚持人类的尊严与平等、科学家研究的自由、人类和谐、国际合作四项基本原则。我们完全相信,人类的智慧与道德一定会使基因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